内容提要:中国自古有“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说法。廉,本义是堂屋的侧边,因其以石砌成,平正修洁,有棱有角,所以又引申为清廉正直之义。“廉”在古人心中的意义非同一般,甚至可以与“孝”齐平,被推举为“孝廉”并直接出仕为官。
中国自古有“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说法。廉,本义是堂屋的侧边,因其以石砌成,平正修洁,有棱有角,所以又引申为清廉正直之义。“廉”在古人心中的意义非同一般,甚至可以与“孝”齐平,被推举为“孝廉”并直接出仕为官。如果做人像一杆秤,那么这两项就像秤砣和定盘的星,衡量出一个人的真品性。
北宋欧阳修在《新五代史·冯道传》中提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四维,指系在网四角上的绳索,借助四维,网的纲、目才能提得起来。而这四维,更像是四个支柱,人有礼义廉耻,则能顶天立地;国有礼义廉耻,则能傲立群雄。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一个个以清廉名垂青史的身影:
东汉名臣杨震赴任东莱的途中,路过昌邑,从前经他推举的王密正任昌邑县长,为报答知遇之恩,王密连夜送给杨震黄金十斤。杨震大惊,沉痛地说:“我自以为了解你,而你却不了解我。”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会知道。”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看到杨震的坚决,王密惭愧地离开了。杨震的廉洁,不仅为自己赢得了当世的赞誉,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份丰厚的遗产。
明代的“青天知府”况钟曾留下“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的诗句以明志,去世后随身之物只有书籍衣服而已,此外别无长物。
清代廉吏于成龙因为“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而被百姓戏称为“于青菜”,在任期间不畏艰苦,抱着“不以温饱为志,勿昧天理良心”的决心,励精图治,留下了“清官第一”的美名。这清官,既指“大清的官”,当然也应该指“清廉的官”。
与“廉洁”相对的,是“贪腐”。从造字法来看,一个含“贝”,一个含“肉”,都是对人充满诱惑的物质。反观历史上,也不乏赵高、蔡京、严嵩、和?之流遗臭万年的贪官,这些人假公济私,肆意妄为,最终或身首异处,殃及子孙,或颠覆朝纲,国破家亡。
一个冰箱一堵墙,整整齐齐铺满床,一口大蒜一口面,一分没动赵德汉。相信很多人对《人民的名义》中这一经典桥段印象深刻,手握实权的赵处长开始貌似无辜,当被揭开一屋子财富时只得绝望嘶吼。这个外表朴实得像农民一样的巨贪面对着满屋子人民币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我没觉得它好,我就是喜欢闻这个味儿!”
是啊!随着官位的升高,职权的增大,很多人被蔓延的铜臭味儿浸染,初心渐渐蒙上了蛛网尘埃,最后“温水煮青蛙”般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降低欲望,则可以不贪;抵抗诱惑,则可以不腐。庄子在《逍遥游》中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在庄子的智慧中,生活其实不需要过多的物质,如果对物质的依赖能够理性地对待,爱惜自己纯洁的羽毛,那么就可以获得更多地精神自由,实现心灵的“逍遥游”。
(作者: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一中 于长华)